河南确山:走中药兴农中药强县之路 让“豫药愈强”
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 2022-06-13
2022年6月8日,记者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石滚河镇采访时看到,很多夏枯草种植农户正在忙着把刚收割的夏枯草运往家中,经过晾晒、剪枯球后,销往当地的中药材收购站点。
确山县是中药材种植大县,该县共有道地药材品种2000多种,有着“豫南药乡”的美誉。近年来,确山县在培育提升中药材产业进程中,围绕“增体量”努力壮大规模,围绕“有质量”加快调整结构,围绕“扩增量”突出转型升级,围绕“蓄能量”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四带四增”,努力构建特色生产体系和现代产业形态,奋力走出一条中药兴农、中药强县之路,让“豫药愈强”。
以规模种植带动增产。确山县利用确山县中药材种植的地域优势和品种优势,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药材大县转变为农业强县。突出抓好“三进三化”,即:进入专业园、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循环,努力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
以品牌培育带动增收。县农业农村部门把培育道地中药材品牌作为撬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与加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力争“一举求多效”。在树品牌上,目前确山夏枯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豫天源、天中艾等中药材品牌省内外知名,被国内知名药企指定为原料采购地。在优品种上,加快对百蕊草、苍术、白头翁、山荆芥、猫爪草等道地中药材的育苗技术攻关,培育一批以“确”字冠名的道地中药材产品,为中药材产业园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道地产业资源支撑。在提品质上,以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草等中药材为重点,通过标准化种植及信息化管理,制定中药材生产SOP技术操作规程,提升确山药材品质。
以链条延展带动增值。确山县重点构建以“种养加”为主体的中药产业链和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利益联结链,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通过贴息、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县内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做精做强,打造全产业链。强化引导“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实行订单农业,以订单种植、定向供应等模式,成为更多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同时,坚持收购加工一条龙服务,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农民收入稳定。
以科技创新带动增效。2019年以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组建了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发挥人才、技术和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在确山县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协调+企业主导+村两委负责(合作社、药农)+贫困户入股+服务团科技支撑”的新模式,实现了基层群众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经济社会得发展的良好效果。推进专家体系建设,围绕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建立院士领衔、专家带头、技术人才支撑、乡土人才补充、技术能手兜底的五级人才体系,计划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所10个。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让确山夏枯草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要占有全国价格主导权。目前,确山县正积极制定优势药材的种植、防治、生产标准规程,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驻马店日报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王建伟)
声明: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若转载设计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电话13943013396。
- [产业观察]
- 国家药监局成立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委会
- 07-06
- [产业观察]
- 业内:建议关注三类中药企业的转型机遇
- 04-28
- [产业观察]
- 中医药产业喜迎“年终奖”
- 01-19
- [产业观察]
- 中药“优质优价”,只是“看上去很美”?
- 12-17
- [产业观察]
- 发挥中医药优势做好中药储备
- 12-15
- [产业观察]
- 青海:中(藏)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全程
- 10-20
- [产业观察]
- 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成立
- 09-29
- [产业观察]
- 辽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 09-14
- [产业观察]
- 澳门推动中医药抗击疫情
-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