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产地的地黄含量深度评测分析报告
来源:摆渡中药信息网 | 2018-08-23
地黄是年需求3万吨以上的超级大宗商品,是大家耳熟能详《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由于该品不能重茬产地分布较广,但主要集中在河南、山西两地。目前已怀庆府种植500余年的怀地黄最为道地,但当今药典需测含量,药典标准生地黄按干燥品计算,含梓醇不得少于0.20%。不过,影响地黄含量绝对不仅仅是梓醇含量,下面我们讨论下地黄各种产地各种含量差异问题。
一、梓醇含量以河南温县最高
由以上结果可知: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而山东嘉祥、山东济宁、山西襄汾所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
河南产怀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说明道地药材有其一定的物质基础;山东嘉祥产地黄为2012年栽培品,梓醇含量较低可能是药农在烘制过程中温度过高梓醇受热破坏所致。
二、河南温县、博爱等地地黄苷A含量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地黄中地黄苷A含量以干燥品计算,应该不会低于1.2mg/g。对于干燥地黄样品中地黄苷A含量从不同产地来蓝有较大差异,与不同来源的地黄梓醇含量分析结果对照,有一定的相关性,几梓醇含量较高的产品,其地黄苷A含量较高,梓醇含量与地黄苷A正相关。
三、多糖而言各产地地黄差异较大
由表可以看出生地黄中糖类成分水苏糖含量最高,产地不同,含量有所差异,河南产的生地黄普遍较高,甘肃产的生地黄中水苏糖含量差异较大,但是相对较高;河南新乡、河南三门峡、河南淮阳、河南西峡、对照药材中没有检测到甘露三糖,其他产地的甘露三糖含量也较低;所有产地均含有棉子糖,含量相对较高,水苏糖含量较高的生地黄,棉子糖含量也较高,水苏糖含量较低的生地黄,棉子糖含量也较低。河南新乡、河南三门峡、河南淮阳、河南(不详)、甘肃庆阳、对照药材产的生地黄中没有检测到楝二糖;因蔗糖峰和果糖、葡萄糖、半乳糖3个单糖峰比较接近,有的供试品中蔗糖峰与单糖峰没有分开,所以没有积分计算。
不同产地生地黄中糖类成分含量和梓醇含量并不成一定的比例,如甘肃清水产的生地黄中水苏糖含量相对较低,但梓醇含量较高;河南西峡产的生地黄,水苏糖含量较高,但梓醇含量较低。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河南、山西和山东部分地区的生地黄中的梓醇进行了测定,其中河南温县产生地黄梓醇含量较高,以山东嘉样、山东济宁、山西襄汾所产生地黄梓醇含量较低。
由生地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产地不同。其所含寡糖成分、含量均不一样,有的产地没有检测到甘露三糖和楝二糖。究竟什么导致了寡糖成分的差异。鲜生地黄炮制成生地黄时造成的,还是生长环境造成的?因此本课题组对超声提取和煎煮提取做了对比,并对干燥条件做了考察。发现在较高的温度和较长时间下,水苏糖不稳定,分解成甘露三糖和果糖;梓醇是一种环烯醚萜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加工炮制过程中,脱去糖基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变化,导致梓醇大幅降低的同时出现了新的化合物;梓醇的含量与生地黄块根的外形有一定相关性,形状大的梓醇含量高,小的含量低;也有文献报道,梓醇含量较低可能是药农在烘制过程中,温度过高,梓醇受热所致;所以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造成不同产地生地黄所含寡糖成分和梓醇成分的含量差异的真正原因。
四、地黄苷D含量与地黄等级有关
在现行质量标准中大多数以梓醇为定量指标,通过对地黄深入研究中发现,地黄苷D比梓醇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同时也是地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建立用液相色谱测定地黄苷D的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地黄中地黄苷D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地黄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地黄苷D是地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和特征成分之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个产地16份地黄药材中地黄苷D的含量,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地黄药材及含地黄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通过对于不同产地地黄地黄药材中地黄苷D的测定。发现不同产地和不同级别的药材地黄苷D含量差异较大,同一产地地黄苷D的含量与药材等级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建议在药物临床应用和开发研究中,应注意选取级别较高和地道药材使用。
最后我们不难看出,道地药材的叫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河南温县附近种植的地黄梓醇含量相比其他省份种植含量要高很多,但其他含量高低还是有一定差异,购买地黄者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 [药材评测]
- 不同产地的连翘含量差异评测分析报告
- 09-05
- [药材评测]
- 不同产地的白芍含量差异评测分析报告
- 09-01
- [药材评测]
- 各个产地的地黄含量深度评测分析报告
- 08-23
- [药材评测]
- 不同产地的太子参成分评测分析报告
- 08-18
- [药材评测]
- 山茱萸产新 各产地含量差异评测分析报告
- 08-05
- [药材评测]
- 冬虫夏草评测分析报告
- 07-14
- [药材评测]
- 花青素之王黑枸杞评测分析报告
-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