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将创建中医药“五大中心”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 2022-07-15
日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吉林省中医药“五大中心”创建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底,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创建一批中医治未病诊疗中心、中医康复诊疗中心、中医老年病诊疗中心、中医传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五大中心”。
根据《方案》配套印发的“五大中心”建设标准,中医治未病诊疗中心专职中医类别医护人员三级医院不少于10人,二级医院不少于5人,中医类医护人员比例不低于70%(不含体检中心)。中心可提供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项目,健康调养咨询服务,中医特色干预技术等医疗服务。应根据专科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在技术方法、干预手段、设备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加强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开展中医药健康巡回宣讲,编制实用性的中医科普养生资料,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文化氛围。
中医康复诊疗中心应具备为住院及门诊患者提供康复咨询、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等服务能力,按照中医康复需要配套专业设备,包括康复评定设备、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急救设备以及康复信息化设备。二级及三级医院配备执业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不少于70%。中心应充分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及相关辅助检查,开展康复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的中西医诊断(包括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西医疾病诊断)及基础治疗,开展康复评定、治疗、护理等。中心应参与各病种中医药康复地方标准的制订,全方位引领本地区中医药康复的发展。
中医老年病诊疗中心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就诊流程便捷,具备提供老年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设置老年病宣教室,能够开展50人以上的老年病宣讲教育,设置老年病病房。配备的执业医师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别至少有2名、1名能够进行中医老年病相关知识宣讲。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护士长应分别具有2年以上、1年以上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积极探索创新老年病中医诊疗技术。要依托老年病宣教室等平台,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健康知识,积极与养老机构等开展“医养结合”试点。
中医传统诊疗中心应设置中医专科诊室或中医特色治疗室,注重中医传统人才培养,通过“师带徒”形式,为高层次中医人才成长提供平台。中心应全部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方法对患者开展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应广泛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其中,三级医院不少于40种,二级医院不少于20种。注重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应用于临床中,让名老中医经验“常规化”,有效提高疾病治疗的水平和效率。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应医院内具备涵盖多个专业的独立设置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具备完善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遴选适宜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病种,制定相应的诊疗指南和方案,建立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带动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水平。医院纳入中西医结合、中医病种数量三级医院不少于10种、二级医院不少于3种。在中心内配备一定数量开展中西医结合科研的技术设施设备,搭建中西医结合科研平台,并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王迪)
声明: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若转载设计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电话13943013396。
- [产业观察]
- 发挥中医药优势做好中药储备
- 12-15
- [产业观察]
- 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成立
- 09-29
- [产业观察]
- 澳门推动中医药抗击疫情
- 09-01
- [产业观察]
- 综合施策助中医药发展提质加速
- 08-03
- [产业观察]
- 青海:中(藏)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全程
- 10-20
- [产业观察]
- 辽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 09-14
- [产业观察]
- 海南:方舱每百张床应配备一名中医师
- 08-17
- [产业观察]
- 国家中医药局部署中医药法五周年宣传活动
- 03-04
- [产业观察]
- 发挥中医药优势做好中药储备
- 12-15
- [产业观察]
- 青海:中(藏)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全程
- 10-20
- [产业观察]
- 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成立
- 09-29
- [产业观察]
- 辽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 09-14
- [产业观察]
- 澳门推动中医药抗击疫情
- 09-01